始創(chuàng)于1885年,國內歷史悠久的刀劍品牌,產品以其劍身別具精美風格而著稱,其太極劍、龍泉劍等產品具有高知名度,以“天下第一劍”聞名海內外
沈廣隆劍鋪創(chuàng)始于1894年(清光緒二十年)位于浙江省龍泉市,是當?shù)匾患摇白映懈笜I(yè)”一脈相承的寶劍生產企業(yè),并以“天下第一劍”聞名海內外。
龍泉寶劍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。相傳春秋末期,越國鑄劍師歐冶子在龍泉秦溪山鑄成龍淵、泰阿、工布三把名劍,并以龍淵為鄉(xiāng)名。后因避唐高祖李淵諱,改稱龍泉。唐乾元二年設龍泉縣,從此,龍泉就成為劍的寶名,譽滿天下。
1885年第一代沈朝慶開始專門鑄造龍泉劍,沈廣隆劍鋪第二代由沈庭璋始創(chuàng)于1894年。1914年秋,由縣知事楊毓琦主持龍泉劍產品質量比賽,當時有七家鑄劍名匠參加比賽,沈庭璋所鑄之劍以一劍洞穿三枚銅板,并將另一參賽之劍一劈為二而一舉奪魁,從此蜚聲于世。亦是沈廣隆劍鋪開創(chuàng)廿余年的又一個輝煌。
第二代掌門沈庭璋的鑄劍技藝有與眾不同的三大特點:一、新訣淬煉,使龍泉寶劍剛柔并寓,能曲能伸富有彈性。二、養(yǎng)光工藝,使寶劍發(fā)出自然青寒之光,這在寶劍傳統(tǒng)技藝上是重大突破。三、劍身造型變?yōu)檩牌讶~狀,使劍型呈修長而別致,使用稱手。其中劍面圓形七星改為五角形,并新創(chuàng)“龍鳳呈祥”、“八仙云游”、“鐘馗神判”、“仙女下凡”等圖案樣紋,使寶劍整套的傳統(tǒng)鑄制技藝有了顯著的突破。
1925年,沈廣隆劍鋪由第三代掌門沈煥周主業(yè)。此時的沈廣隆劍鋪被譽稱“寶劍世家文武周清全”。沈廣隆寶劍憑借堅韌鋒利,削鐵如泥;能曲能伸,富有彈性;原色自然,寒光逼人;劍面嵌銅,圖案古樸美觀,使用稱手的四大特點,深受全國劍術精英與愛好者贊譽。建國后,1956年沈廣隆劍鋪并入農具廠。1961年,成立寶劍生產合作社,沈煥周任主任,社址設原沈廣隆劍鋪之店屋。1978年改稱龍泉寶劍廠。第三、四代傳人以其精湛的技藝與獨鐘的敬業(yè)精神,為龍泉寶劍的傳承與發(fā)展壯大盡心盡職,帶出數(shù)批鑄劍人。?
1983年,華夏大地再度逢春,沈廣隆第四代沈午榮與沈新培辭去公職,掛牌恢復“沈廣隆劍鋪”,沈新培為第四代掌門人。沈新培學藝至今歷時40個春秋,深得前輩鑄劍之秘訣,所鑄之劍,保持了“沈廣隆劍鋪”歷代鑄劍工藝之特色,并能仿古厚今,不斷挖掘研究,推陳出新。從藝以來,創(chuàng)制了乾坤、龍虎、伏魔、魚腸、云花、倚天等20多個新品種,塑造了鑄劍大師的精彩傳奇。
如今,沈廣隆劍鋪已由鑄劍傳人沈新培之子第五代沈州任掌門掛帥。一直來沈州深受父輩們的潛心栽培,不但手藝過人,而且獨具藝術創(chuàng)作靈感。沈州現(xiàn)致力于新刀劍的研鑄,劍鋪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礎上,繼承傳統(tǒng)的工藝,博采眾長,不斷推出新產品。靈活運用連鎖經營等多種形式,跟旅游接軌,用文化來帶動產品的銷售和市場,發(fā)揮文化品牌的作用,先做好,再做大,現(xiàn)在海內外影響已見成效。
一個多世紀的鑄劍坎坷歷程,未改沈廣隆傳人對鑄劍技藝的追求和執(zhí)著,可謂爐火滾滾、錘聲長鳴。這就是沈廣隆劍鋪五代傳人的劍魂情緣。如今,在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下,在龍泉市政府對發(fā)展和傳承龍泉寶劍鍛制技藝的良好政策下,第四代、第五代掌門,現(xiàn)已創(chuàng)建了龍泉劍龍泉沈廣隆劍鋪鍛造技藝的傳承展示基地,以鑄造又一個沈廣隆劍鋪輝煌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