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幣是一個國家貨幣的重要載體,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標志之一。但是鈔票本身的制作過程比較復雜,不要小看一張小鈔票。其實制造難度挺大的。
目前,世界上幾乎每個主權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,但并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能力自己生產合格的鈔票,因為鈔票對紙張、油墨和印刷都非常講究,沒有優(yōu)秀的技術是無法生產的。
比如鈔票用的紙不是普通的紙,而是用棉花、木材等化學原料制成的。這種紙具有很強的耐磨性、耐酸堿性、耐水性等特點,保證紙幣在各種環(huán)境下正常流通而不損壞。
再比如紙幣的防偽功能。每個人看起來都很簡單。其實它的制造過程也很復雜。這種防偽功能不是在后期印刷過程中印刷出來的,而是在紙張制造過程中,由纖維控制的。做了分布,比如光纖的稀疏部分,透光強,看起來比較淺;而在纖維密度較密的地方,透光較弱,看起來較深,從而形成防偽圖案。
此外,油墨和凹凸印刷技術等其他技術要求也很高。正因為如此,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國家不能自己生產紙幣,他們的紙幣通過招標的方式委托其他國家生產,也有一部分委托中國制造。
目前,世界上那些不具備印鈔能力的國家主要委托歐美一些國家進行生產,但我們的印鈔廠也開始積極參與國際印鈔業(yè)務的競爭。
事實上,中國幫助外國印刷鈔票,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。越南是第一個利用外援印刷鈔票的國家。中國分別于1950年、1957年、1965年和1968年為越南設計和印制了4套鈔票,共有31種鈔票。
繼越南之后,阿爾巴尼亞也是協(xié)助中國印鈔的國家之一。從1963年到1992年,中國為阿爾巴尼亞印制了三批10種面額的鈔票。
從1968年到1978年,中國還為老撾解放區(qū)印制了幾張面額為1,10,20,50,100,200,500基普的鈔票。
自1971年以來,中國為幾內亞中央銀行印制了8種鈔票,面額分別為1,2,5,10,25,50,100,500西里。
1974年,應柬埔寨政府邀請,中國還印制了幾張新的柬埔寨鈔票,面額分別為0.1、0.5、1、5、10、50和100瑞爾。
1990年和1992年,中國為古巴印制了兩版鈔票,面值分別為5,10,20,50比索。
上述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應這些國家的邀請代印,中國真正參與國際印鈔業(yè)務競爭應該在2015年開始。
2015年,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為尼泊爾印制了面值分別為5100和1000尼泊爾盧比的新鈔。這些鈔票的印刷,包括印刷、油墨、紙張、線和印刷技術的整合,都是本地化的;這次代表中國印刷鈔票通過參與投標直接參與國際競爭,是中國參與國際印刷業(yè)務的新起點。
在這個訂單中,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也表現(xiàn)出了優(yōu)異的制造實力。從收到訂單到完成發(fā)貨只需要5個月,相比其他國家,中國印制的鈔票成本更低。比如2015年中國為尼泊爾印制的鈔票,就節(jié)省了300多萬美元。
尼泊爾事件后,中國的印鈔得到了更多國家的認可,所以2015年后,中國收到了一些國家的印鈔訂單,包括泰國、孟加拉國、斯里蘭卡、馬來西亞、巴西、波蘭等。
從印鈔問題上,我們其實可以看到,中國制造業(yè)一直在不斷進步,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。
以前很多人都是和低質量的產品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,但是近幾年隨著中國產業(yè)結構的不斷調整升級和中國技術的不斷進步,其實中國的制造業(yè)已經逐漸走上了世界的前列,大家有必要改變對中國制造業(yè)的看法。
我相信,隨著中國制造業(yè)的不斷進步,中國印刷技術的不斷提高,中國在未來會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,越來越多的國家會將紙幣的印刷委托給中國進行生產。